奇怪了!副教授为什么都在公众号上面找热点?他们都不看文献的吗
首先,关于在公众号找热点而不看文献”的现象。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的误解。绝大多数(负责任且优秀的)副教授当然看文献,而且阅读量非常大。他们看公众号和看文献是两种并行不悖且目的不同的行为,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首先,关于在公众号找热点而不看文献”的现象。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的误解。绝大多数(负责任且优秀的)副教授当然看文献,而且阅读量非常大。他们看公众号和看文献是两种并行不悖且目的不同的行为,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提问的方式似乎还有助于暴露评审人的知识短板。在这种模式下,评审人更愿意主动承认某些技术环节(如统计或建模)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建议由其他专家来把关。方法二:提升透明度那些推动同行评审系统更加透明化的人士也认为,此举同样可以提升评审质量。他们鼓励期刊采取两种做
2025年8月28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就活性物质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的农药风险评估发布同行评审。……(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10年4月,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问世,成为继Nature之后的第二本多学科期刊。当时,多学科原创研究期刊,尚属凤毛麟角。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学术期刊《天府新论》发布投稿提示,表示理解广大作者对于稿件发表周期过长的焦虑,对于一稿多投行为不纳入黑名单管理。如有退稿需求,请及时告知,以免浪费后续环节审稿资源。
发表激增:过去十年间,每位作者的年均发表率翻了一番以上,达到每年超过 4.5 篇论文。指数级产出增长:个人产出速度迅猛,预计到 2040 年代将超过每月一篇。碳排放过载:仅 NeurIPS 2024 的差旅排放量就已超过温哥华全市的日均碳排放量。心理健康负担:
发表激增:过去十年间,每位作者的年均发表率翻了一番以上,达到每年超过 4.5 篇论文。指数级产出增长:个人产出速度迅猛,预计到 2040 年代将超过每月一篇。碳排放过载:仅 NeurIPS 2024 的差旅排放量就已超过温哥华全市的日均碳排放量。心理健康负担:
发表激增 :过去十年间,每位作者的年均发表率翻了一番以上,达到每年超过 4.5 篇论文。指数级产出增长 :个人产出速度迅猛,预计到 2040 年代将超过每月一篇。碳排放过载 :仅 NeurIPS 2024 的差旅排放量就已超过温哥华全市的日均碳排放量。心理健康
《日经亚洲》的一项调查发现,arXiv 上有 17 篇英文论文包含隐藏的 AI 提示。这些“数字面包屑”散布在来自 8 个国家 14 所机构研究人员的论文投稿中,其中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韩国科学技术院等知名大学。
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50余种高水平的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以及图书、数据库和杂志。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的学术期刊不仅以前的科研论文和权威的研究综述享誉全球化学界,更因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公正的同行评审、迅捷的出版速度而广受好评。
在大部分注重科技发展的国家,科学家们通过不同的机构向公立或私立基金会申请资金来进行科学探索已经是一种通行的模式。而就像发表论文的意义早已远远超出了学术交流的范畴,成为科学界资源分配的重要指标,是否能够申请到项目资助也不仅仅代表着能否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而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学期刊之一,《自然》宣布了一项有力措施以推进科研透明度的改革。自上周起,所有新提交给《自然》的原创研究文章,如被甄选发表,都将自动接受透明同行评审(TPR),并以此作为规范。出版论文时,连同同行评审报告及作者回应一起公开。这一举措将增加科学讨论
2025年6月15日,Nature宣布:所有新投稿并被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论文,都将附带审稿人评审意见和作者回应——以揭示严谨科学研究背后的过程。
Human-Centric Intelligent Systems(eISSN:2667-1336)是一本国际开放获取的计算机科学交叉领域综合学术期刊,由西南交通大学李天瑞教授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徐贯东教授共同担任主编,与Springer Nature国际出
伊利诺伊州莫门斯 2025年6月6日 /美通社/ -- 发表于《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FutureCeuticals专有的全面健康老龄化创新产品vitAl
同行评审 门斯 futureceuticals 同行评审成果 2025-06-06 05:26 12
本文内容来自《Clinical hematology international》期刊的一篇社论,总结了针对研究者从投稿选刊到论文撰写再到回复审稿意见的实用意见。
在确定研究方向后,系统检索、梳理并剖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形成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献综述不仅能帮研究者精准把握领域前沿动态,明确研究价值,还能向论文评审与读者充分展示研究者剖析问题、整合信息的能力。那么,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以下九大撰写
5月29日,海外初创公司Intology 宣布,他们的“AI科学家”Zochi的论文被顶会ACL主会议录用,成为首个独立通过 A* 级别科学会议同行评审的AI,同时宣布开放Zochi的Beta 测试。
同行评审一般来说需要几周至几个月的时间。我找不到IEEE TCAS-II 的平均审稿周期,但五个月是比较久了一点,你本应该早就联系期刊了。理想情况来说,审稿超过两个月就该联系期刊。有时候编辑会忘记论文已经送审,作者适时的提醒能让编辑更积极查看审稿进度。你应立刻
论文 期刊 同行评审 peer peerreview 2025-05-28 21:50 13
作为一个科研人,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斗,熬过了仪器故障的突袭,挺过了数据异常的噩梦,经受住了导师的夺命连环问 …… 披荆斩棘,终于产出一份像样的稿件。